close

長庚研究:台灣近8成肝癌與馬兜鈴酸有關

台灣每年有超過1萬名新增肝癌病例,每年死於肝癌的人數也多達8千人。長庚醫院今天發表一項最新研究顯示,近8成肝癌病人帶有「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」,顯示台灣大多數的肝癌病人可能曾服用過含馬兜鈴酸的草藥,呼籲肝病患者若有需要,應找合格的中醫師診治,千萬不可誤信偏方。

 

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系主任謝森永表示,肝癌是台灣最常見的癌症,每年有超過11‚000名新增病例,約有8‚000人死於肝癌;而8成以上的肝癌病患都患有慢性B型、C型或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。

 

最近林口長庚醫院與國立新加坡大學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,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分析98個肝癌病人,發現其中76個病人的肝癌竟然帶有「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」,比例高達78%。這個發現相當令人驚訝與意外,因為傳統認為肝癌是慢性肝炎及肝硬化造成的。而長庚的研究卻顯示,馬兜鈴酸可能與台灣大多數的肝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聯。

 

長庚研究人員並且利用國際公開的肝癌基因資料,分析全球近1‚400個肝癌,發現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也廣泛出現在中國(47%)、韓國(13%)及東南亞國家(56%),但少見於日本(2.7%)、歐洲(1.7%)或北美(4.8%)。以上的結果已發表於今年2017年10月18日出刊的「科學轉譯醫學期刊(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)」。

 

馬兜鈴酸具腎毒性並且是已知最強的致癌物

 

謝森永表示,1990年代就曾經報告過,約100名比利時女性使用了含馬兜鈴酸的草藥作為減重治療後,發生了腎臟衰竭,其中很多人之後又併發膀胱及泌尿道癌。同時期,巴爾幹半島曾爆發腎臟病流行,後來也證實為是含馬兜鈴酸的草藥造成的。

 

在2012-2013年,台大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合作團隊,及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與國立新加坡大學的合作團隊,均曾發表馬兜鈴酸與台灣的泌尿道癌的關聯。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與國立新加坡大學的合作團隊,更進一步地以小鼠證實,馬兜鈴酸是現今已知的基因突變物質中最強的,並高於尼古丁及紫外線等。

 

馬兜鈴屬及細辛屬等馬兜鈴科植物含馬兜鈴酸,具消炎、消腫及止痛療效,曾被廣泛地作為中草藥。近年來已知馬兜鈴酸有很強的腎毒性及致癌性,並與泌尿道及膀胱癌的發生有密切關聯。在台灣及歐美各國,含高量馬兜鈴酸的如青木香、廣防己、關本通、馬兜鈴及天仙籐,已被禁用,然尚有含量較低者(大多屬草藥)還在使用,如朱砂蓮、尋骨風、青香藤、南木香、通城虎、假大薯、淮通、管南香、鼻血雷、白金古欖等。這些在台灣合格的中醫部門及診所並無使用,大部分皆是民眾自行購買。

 

如今研究結果顯示,台灣高達近8成的慢性肝炎肝硬化病患,可能使用過含有馬兜鈴酸的草藥,可能和肝癌的發生有關。謝森永表示,希望藉此研究結果提醒肝病患者小心用藥,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患建議定期就醫,並遵從醫師處方,並找合格的中醫師診治,千萬不可誤信偏方。


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8-045909623.htmlMib2 主機 MIBII主機 福斯隱藏功能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parkshng4m5k 的頭像
    parkshng4m5k

    c4roseananbyl

    parkshng4m5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